我们可以改变什么?(3)

时间:2014-04-01 13:10 来源:发表吧 作者:郦莉 点击:

  四、总结发言

  正在德国访学的项目负责人、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肖凤娟副教授通过网络视频与参会人员进行了会场互动。

  肖教授首先以“2013美国国务院学友创新项目:课堂上难得的知识”(AEIF2013:NotTaughtinClassroom)为题回溯了项目选题的创意初衷、申报、竞标与成功立项的全过程。美国国务院学友创新项目(AEIF)是美国国务院教育和文化事务局(ECA)2011年创立的基金项目,旨在为应对全球范围内的新挑战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案。项目为ECA国际交流学友(IEA)团队提供小额资助,鼓励他们运用国际交流中掌握的技术和知识,开展公共服务。项目涉及妇女权益、社区建设、青年创业、教育发展、环境保护、政府治理等领域。2013年,全球共有53个团队成功竞标,中国唯一获得立项的就是肖教授带领下的研究团队。项目将在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期间,完成面向全国大学和中学的公共教育活动。

  接下来,肖教授介绍了此次互动式研讨会的由来,感谢美国驻华使馆官员前来参会并作发言,感谢周尚意教授提供会议场所、作开场致辞并进行了精彩的主持,感谢热心于此次会议的富布莱特学友、认真负责的学生助理及从昌平沙河高教园区赶来参会的听众。中央财经大学的学生代表徐浚哲与肖老师和与会学者分享了参加此次活动的感受,他认为学到了很多与本专业及相关公共决策紧密结合的知识,更加明确了今后学习和研究的方向。

  五、后记

  此次活动向来自全国19个城市的26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26名参会者都曾不同程度地经历过噪音污染、水污染、沙尘暴、极端炎热天气、酸雨、雾霾、飓风、土壤退化、生物物种减少、海平面升高甚至由污染引起的疾病,其中26%为男生,74%为女生。从调查情况来看,相信全球变暖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比率从74%增长为76%,对此将信将疑的人所占比例从26%下降到20%;认为自己可以为环保或低碳作出贡献的比例从74%增长到96%,对此迟怀疑态度的人所占比例从9%下降为4%。

  大部分同学在会前了解了环保和低碳的大体内容,但并不认为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关。经过参与此次互动研讨,他们发现金融专业与环保和低碳实践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自己将来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会与以绿色变革为特征的第六次创新浪潮或第三次工业革命相关,而碳市场、碳资产、环境风险管理、新能源技术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制度设计,都是当前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所必需的。

  即便是作为大学生,也是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参与环境与气候治理的。在参加此次会议之前,很多同学都已身体力行或积极参与过环保与低碳活动,比如植树、杜绝长明灯、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使用环保产品、垃圾分类并循环使用、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发表节水论文、组织环保与低碳论坛等。

  在大众的心目中,与环保和低碳治理有关的人是政府而非民众,但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33%的同学认为最相关的主体是生活中排放污染物或排放温室气体的所有公民;14%的同学认为是在国家部委和政府部门工作的公务员,或是在大学或研究机构进行创新性研究或教学工作的科学家、研究人员和教师;13%的同学认为与排污企业、地方政府或环境NGO有关。

  通过何为公共创业人的讨论,同学们表达出了他们的看法,其中18%的人认为公共创业人是用新方法解决问题的人,14%的人认为他们应当是善于沟通的协调人和考虑周全、善于担责的运营商,10%的人认为他们是敢于实践的梦想家,7%的人认为他们应当是善解民意的可靠朋友。这表明,大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具备这些特质成为公共治理的主体。

  从活动的整体效果上看,前来参会的大学生中,31%的人是为了通过参与活动挖掘自身的成功潜力,29%的人是为了开阔眼界、获取新的视角,19%的人是为了提升与人沟通的能力。会后,42%的同学认为活动达到了预期,38%的同学表示对此次活动非常满意。17%的同学在活动之前已经参与到了环保与低碳的治理活动中,并将继续积极参与;其他同学则表示将在不远的将来(半年到五年内)参与进去。

  除了同学们已经采取的环保或低碳措施,通过此次交流,他们认为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达到治理目标:采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14%);纸张双面打印(12%);杜绝长流水(11%);少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纸杯等即抛型产品(9%);不浪费食品、剩饭打包带走(9%);拒绝皮草衣物(7%);食用本地食品、减少食品进口(6%);最低限度地燃放鞭炮(5%)。

  同学们对此次会议的总体评价是:项目成员所作的研究尝试很有意义,发言人既是环保和低碳价值观的推广者,也是相关领域的实践者;会议从公共领导力的视角切入,从全球治理范式的变革入手,以低碳和环保领域的公共治理实践为例,为听众提供了新的视角,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鼓舞了他们参与公共治理实践的决心和信念;在意识到自身环保和低碳责任的同时,大学生们也了解到哪些领域是可以在这一进程中起作用的,包括技术领域、公共宣传、非政府组织、学术界、企业界、社区甚至家庭,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看成是多个公共治理中心之间的桥梁,力求通过协调公共和私有行为体之间的供求关系,达成环保和低碳公益与私有行为体供给之间的均衡,从而使所有利益相关者能够达成共赢。

  [作者简介:郦莉(1980—),女,山东淄博人,法学博士,外交学院科研处助理研究员,2011—2012中美富布莱特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全球气候气候治理、环境公共治理与高等教育知识管理研究。(北京100037)]

  责任编辑:胡颖峰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