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药古籍的何首乌安全性及风险因素分析(3)
中医药古籍中记载了历代对何首乌安全性、有效性的认识,对其进行系统梳理后显示,影响何首乌安全性的主要因素涉及种植、炮制、配伍等;多数医家认为铁器、莱菔可影响何首乌的疗效,有的医家认为其可使毒性增加;混淆品似乎并非何首乌毒性发生的重要原因。根据中医药古籍分析得到的研究线索,比较不同种植地点、不同生长年限、不同炮制方法的何首乌成分和毒性的差异,研究铁器、莱菔对何首乌成分和毒性的影响,对尽快明确何首乌的毒性成分及机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翱.李文公集,四库全书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078.
[2] 倪朱谟.本草汇言[M]. 郑金生点校.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260.
[3] 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97.
[4] 陆以湉.冷庐医话[M]. 吕志连点校.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150.
[5] 周伯度. 珍本医书集成(二) 本草类《本草思辨录》[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85:80.
[6] 中国药典. 一部 [S].2010:164.
[7] 展雪锋.雌雄何首乌本草考证[J].中草药,1995,26(8):432.
[8] 周燕华.“白”何首乌的考证[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4):245.
[9] 王智民. 对何首乌基原和品种的再认识[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2):3988.
[10] 苏颂.图经本草[M].辑复本. 胡乃长,王致谱辑注.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86.
[11] 吴仪洛.本草从新[M]. 曲京峰,窦钦鸿点校.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72.
[12] 陈嘉谟.本草蒙筌[M]. 张印生,韩学杰点校.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66.
[13] 安志斌,陈吉炎,童玉玺,等.何首乌混伪品历史渊源与宕芋考证[J].时珍国医国药,1999,10(3):37.
[14] 陈士铎.本草秘录[M]. 何高民校订.太原: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1986:74.
[15] 王秉衡.重庆堂随笔[M]. 楼羽刚,方春阳点校.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7:65.
[16] 沈括.梦溪笔谈[M]. 刘尚荣点校.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155.
[17] 严西亭,施澹宁,洪缉庵.得配本草[M].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1958:106.
[18] 杨时泰.本草述钩元[M].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1958:44.
[19] 于长秀.不同采收季节何首乌炮制品比较[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5):741.
[20] 李中梓.雷公炮制药性解[M]. 金芷君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30.
[21] 李梴.医学入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130.
[22] 蒋介繁. 珍本医书集成(二)本草类《本草择要纲目》[M]. 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85:76.
[23] 宁源. 珍本医书集成(二)本草类《食鉴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87:25.
[24] 许国桢.御药院方[M]. 王淑民,关雪点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17.
[25] 张杰斌.景岳全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932.
[26] 孙文胤.丹台玉案. 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64
[27] 凌奂.本草害利[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2:21.
[28] 张璐.本经逢原[M]. 赵小青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121.
[29] 冯兆张.冯氏锦囊秘录[M]. 田思胜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
[30] 黄元御.黄元御医书十一种(下)[M]. 孙洽熙点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475.
[31] 李时珍.《本草纲目》校注.中册[M]. 张志斌校注.沈阳:辽海出版社,2001:790.
[32] 卢多逊,李昉.开宝本草[M]. 辑复本. 尚志钧辑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53.
[33] 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590.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